21 September, 2009

21st September


原本今天是要離開台北飛往倫敦的。

沒想到這一個月來的變化這麼大,
我在八月底臨時退了機票,接了現在的電影編劇工作,
the only thing never changes is that everything is always changing.
《猜火車》不都說了嗎,

Diane: You're not getting any younger, Mark. The world is changing, music is changing, even drugs are changing. You can't stay in here all day dreaming about heroin and Ziggy Pop.
Renton: It's Iggy Pop.
Diane: Whatever. I mean, the guy's dead anyway.
Renton: Iggy Pop is not dead. He toured last year. Tommy went to see him.
Diane: The point is, you've got to find something new.

Diane 雖然完全搞不清楚狀況,我們的龐克教父 Iggy Pop 甚至還在21世紀的今年初出了專輯呢。
The girl still got the point though, "you've got to find something new."
So I did, and there was only one thing for it.

感謝我生命中的貴人們,你們讓我從26歲的冬天開始不吃牛肉這件事情變得更有意義。
「貴人彭」,明天是你的生日;
先祝你生日快樂,編劇都是天使。

Labels:

09 September, 2009

在世界崩壞以前


我喝了酒,好讓思緒的傳遞得以有了藉口

你一如往常的耐心傾聽,回應著我低聲的哀求
而如今面對那些溫柔的控訴,我卻再也無力反駁

我靜待著預言中將噴發的的火山口
直到對你來說一切只是如同一場驚夢
你是否會在世界崩壞之前自我放逐
我是否又會在崩壞之後,獨自站在廢墟的崖邊自我毀滅?
那些好的壞的,美的痛的
彷彿全都已成散落一地的碎屑
留不下來也無法帶走
口中的神話不能將你摧毀,被摧毀了的是你的世界
而你無須逃亡,因為崩壞的那頭早已沒有任何疆界
我的灰飛還未煙滅,你的傷口卻又滲出了血

一切彷彿未曾再度洶湧
驚覺著自己還有痛覺
我試著不去收拾那狂亂失序的黑夜
只是也再不能若無其事地妝扮起你的容顏

Labels:

06 September, 2009

Once Again I'm Torn into Pieces

Labels:

01 September, 2009

說故事

人們常說,詩人騷客多愁善感;我以為多愁未必,善感卻誠然。
畢竟作家及藝文工作者對於自然和社會不能不特別敏感,不能不引起思考並積極反映。
然而,這個世界已有太多人說話,也不乏人書寫。
只是有多少人聆聽,又有多少人閱讀。
不學會聆聽,要如何說話?
不學會閱讀,該怎麼書寫?

多數的時候,話語是在第一層感官接收到符號之後發訊的媒介。
多數的時候,筆桿則是在無法言說或者不願開口情況下的有利工具;更甚者,只是一時矯揉造作的假掰武器。
只是總在失語的時候,我選擇打開耳朵;總在辭窮的時候,我開始專注閱讀,
於是我沈溺在"接收"的單純美好,遠勝於「發訊」時那股張牙舞爪的愉悅。

然而歷史和知識的廣大無涯,卻也在在提醒了自身的卑微和渺小。
近來因為開始正式投入書寫的工作,我必須更大量的吸收這項專業領域的技巧和資料。
寫劇本真的絕非易事,那是必須要在將多餘的、裝飾性、敘述性、尤其是令人感動及充滿意義的字眼去掉之後,
還能剩下能讓人理解、能單靠鏡頭就可以述說的故事。
拿手上 Charlie Kaufman的《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劇本裡,第一幕在月台上的分場來舉例;
"It's gray. The platform is packed with business commuters: suits, overcoats.
There is such a lack of color it almost seems as if it's a black and white shot, except one commuter holds a bright red heart-shape box of candy under his arm."
簡單、明瞭,沒有多於的贅字,卻清楚的交代了這一場景的氛圍:
被通勤者塞滿、單調一致的月台,同時又凸顯讓觀眾得以識別男主角 Joel 的角色身分。

老實說,我不知道將那些敘述性和裝飾性的元素抽離了之後,
自己還能不能把一個故事說的明白、把一個故事說的好。
感謝彭導演;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我知道。
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知道。
但這會是我夢想之路的諾曼第,我知道。

題外話,報告近來最讓我感到興奮的一二事:
1. 買了等待已久 Steven Soderbergh 的《CHE》預售票,還加贈一個精美的 Che 鐵質菸盒。六小時的電影,拚了!
2. 八月份的《Music Terminals 音樂航空站》,託飛俠的福,讓我不花分毫的在豔陽下 high 了一整天。
3. 九月份國家電影資料館主辦的《交替影展》,免費!
4. 感謝鍾小明在實習的最後一天,高明地替我"拿"了安東尼奧尼的《情事》(L'Avventura, 1960)全開原版海報。

我真是個幸運的女孩。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