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December, 2007

最近做菜有愈來愈好吃的趨勢,

今晚的韓式泡菜炒豬肉很開胃
就連用剩的豬繳肉炒四季豆都可以榮登我的Top 5
也不會像之前剛來的時候總是煮的鹹到像打死賣鹽的
前幾次的日式醋拌麵、番茄燉牛肉湯、咖哩飯、凌波炒年糕、義式 Risotto 焗飯、Pesto Pasta
就連冰箱沒有肉了,隨便用麻油炒炒剩下的小黃瓜和芹菜蘿蔔絲都好吃到讓我驚訝
原來我這麼有潛力...姑且讓我自我陶醉一下
回台灣以後無論如何也想做給我最愛的人吃,老爸老媽,還有老哥
想當初過來倫敦之前我也只會煮那一千零一道起司咖哩湯麵和蛋餅而已
留學生果然會不知不覺練就一身好本領
以後找不到好工作就真的開家餐館吧...
再把喜歡的電影海報掛一掛,餐廳招牌 menu 名片自己做一做
應該也算是有學以致用...

眼看交 essay 的 deadline 就快要到了
整天坐在書桌前也好幾天了,我還是沒有開始動筆
影片和書倒是看了不少
只是一天得寫1100字才趕的完,也不知道會不會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剛在窮途末路怎麼樣都沒有頭緒的時候和大管聊了一下
現在頭腦雖然還是很紊亂,但至少已經有了點像是組織的東西
大管真的很厲害
我想我要學習的真的還很多...

唔...
寫著寫著又想下樓去廚房挖點泡菜來吃了

Labels:

25 December, 2007

楊德昌《一一》


每次一看完楊德昌的片子
真的會有持續至少20分鐘以上的恍惚
也許這次是在事隔多年的倫敦
看這部不管歷經多久都是會讓人有強烈 haunting 感覺的好電影
所以思鄉情緒氾濫的一發不可收拾

那是楊德昌一貫的電影拍攝手法,鏡頭犀利而且真實
台北,一個真的很不漂亮的城市
卻有著只有台北人才有的,許多無以名狀的認同感
嘈雜且會帶來事後空虛感的喜宴;眾人哭倒在地悲痛莫名的喪禮;小學糾察隊總是女生而且很兇的校園;
建國南北路上醜醜的高架橋;刷卡入戶的中庭大樓公寓;灰色的建中綠色的北一女制服,毫不保留的台北全都一一映入眼簾
吳念真操著一口熟悉的台灣國語;金燕玲面對中年婦女生活的空虛;蕭淑慎兩句話不離一個"他媽的"的俗艷都會女子;
婷婷真的就像是台北隨處可見讀著最高學府的乖巧女孩,那股純真的氣質就像是我當年那讀著中山女高的表姊
洋洋也活脫脫就像是老媽班上的那群懵懂無知卻又對世界上的各種小玩意充滿好奇心的小男生
就連那個沒出息總是嘴上掛著"我現在很有錢,跟以前不一樣",一天到晚猛找姊夫借錢的阿弟,都讓我想起了我的舅舅
這部電影裡面有太多東西是會讓我鼻腔的PH值猛然降低的
金燕玲在昏迷的母親床邊,情緒崩潰抽噎地娓娓說出自己的迷惘
就像 Little Miss Sunshine 裡面的媽媽,還有 The Hours 的 Julianne Moore,
總是輕易的讓我想起老媽年輕時候的種種夢想,還有那些胡桃木色櫃子裡成堆的書和唱片
而現在卻只是每天下班後呆在家看著連續劇,在廚房煮飯等著還沒下班的老爸,然後把飯菜用保鮮膜包起來冰在冰箱裡留給總是不在家的我
吳念真做著根本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即使每天撥著的是動輒千百萬上下的鈔票
然而在東京街頭牽起初戀情人的手,訴說著年輕時候最初的理想和出社會後的妥協,也都是一種只能無語且以微笑帶過的深深無奈
所以面對阿瑞終於親口聽到他說他從未愛過另一個女人的之後的解脫卻不告而別,楊德昌都只允許我們看到他暗暗的背影
大田說得每一句帶著日本腔的英文,甚至他在pub裡彈的鋼琴,在日本的燒肉店裡變的魔術,都是那麼誠懇的讓我感動
婷婷的初戀是苦澀的,即使在台北街頭牽著胖子的手,卻和在不同空間的老爸同時經歷了一段難以忘懷的初戀
就連胖子說著美的像首詩的話語,"沒有一朵雲,沒有一棵樹,都是不美麗的",對單純的她來說,聽起來怎麼樣都像是悲劇
八歲的洋洋什麼都還不懂卻又好總是像充滿煩惱,每天抱著照相機,不停按下快門拍著身邊的人的後腦勺,
他對奶奶說,我以後長大要給別人看他們看不到的東西,要告訴別人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電影真的給了我們三倍時間長的人生
太多我們還未甚至從未經歷過的事,都是從電影裡面得知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就像楊德昌總是在他的電影裡面想告訴大家的,
因為人們本來就只想了解他們了解的事情
但是對於另一半所不了解的,卻還總聲稱著不必要
人們在已經了解的事情當中
大約有90%是被授予的,非真實的
卻又要等到被提醒,才來所謂的早知道
也許這份人生的啟發讓我們有了一種濃濃的共生感
總是在看眷村電影和小說,或者聽著眷村故事的時候
覺得只有我們這種住過眷村的人才能真正懂得那些場景和感受
所以如果不是台北人,也很難真正體會100%楊德昌所要傳達給觀眾的

這部電影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就是即使重新活一遍,結果都還是一樣的
就像金燕玲在片子最後說的,
也許事情真的沒有那麼複雜

Labels:

18 December, 2007

從明天開始算起,

12月18日
到交論文的前一天
1月6日
我將會在倫敦,從2007年跨越到2008年
這麼多年了
從我決定被延畢的那一刻到現在
第一次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將會在忙碌中渡過
也是第一次,不再讓自己逃避
逃避壓力,逃避現實,逃避學校,逃避自己,逃避未來
有點害怕,不,或許應該說是非常害怕
害怕自己做的不好,害怕結果不夠完美

我討厭自己這種毛病
也許它才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壓力
我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是否又做了錯誤的決定
但也不願再讓這樣的念頭變成下一個逃避的開始
一萬多字,我真的可以嗎?
還是不禁懷疑
我很害怕
當再喜愛的東西變成了一種壓力
總是很輕易的將心裡對它的熱情給抹去
也許是該正視這份責任的時候了
我不該再允許它有任何失敗的機會和可能
就當作是強迫自己的身體,挑戰自己的能力
即使心裡現在極度想回到最安全的地方
媽的懷抱,有爸在的客廳
.........
我想家了
最近心裡總是浮現一些畫面
一些想做卻又從未達成的夢
我想和爸一起坐在家的陽台泡茶抽煙
我想帶媽一起去看場她年輕時候愛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