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之路
上個禮拜很巧合的看了兩部後設性質濃厚的電影;
一部是豆導鈕承澤好一陣子之前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一部是三谷幸喜的《魔幻時刻》(The Magic Hour, 2008)。

台灣的電影人時常是先在電視圈或廣告圈打滾多年再往電影界出發;
或者是像我接觸到的王明台這樣曾經是電影導演(Sorry,沒經過你同意就拿你來舉例),卻因為要籌錢而靠狂接電視偶像劇,樂觀點可以視作儲存能量,但久了卻也因為種種現狀而離不開,始終很難再去拍電影。
在現實生活裡和《情非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中,身為偶像劇導演的豆導也一直想要拍一部真正屬於自己的電影作品。
好不容易申請到了國片輔導金,興致勃勃的的開始了他的拍攝計畫,
卻因為製作電影的過程困難重重,投資金主難求,拍攝的進度也嚴重落後。為了籌到電影的資金,他得陪著金主喝酒、玩女人甚至吸毒,心情低落導致酒後亂性,加上從小和母親難以解開的心結,以及到最後女友都離去了,電影卻仍然拍不出來。
實現夢想的道路似乎就像是一個掉進去就永遠無法逃脫的黑洞,讓人做出違背理想的醜惡行為,把單純的美好全部掏空。
豆導誠實的描述了一個四十歲男人所面臨到的種種人生課題,而《情非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就是這樣的一部自白式電影。
全片使用兩台 HD 攝影機彼此跟拍不同角度的不同角色,完全符合他在電影一開頭就說的要拍一部 mockumentary。
而自編自導自演的鈕承澤,在告訴我們這些真真假假無奈的情非得已之後,最後提供的生存之道答案卻是無解。
豆導在這部電影裡告訴觀眾,生命中很多痛苦的來源其實並不是外在的環境,而是來自於自己的不滿足和不快樂。
但是他在電影的結尾也告訴我們,即使杜絕了一切罪惡,以健康的生活態度勇敢去面對醜惡的現實,
世界也並不會因此而立刻美好起來,只看你的堅持能否真的能戰勝這股濁流,克服困境。
克服了,就會成功;克服不了,也只是跟隨社會的腳步繼續載浮載沈的走下去,如此而已。
--------------------------------------------------------------------------------

相對於《情非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對於追尋夢想之路的無奈,
《魔幻時刻》則是在影片的最後給了大家一份堅持夢想的勇氣。
最近逢人就推薦這部片,因為這大概是我這一年裡面看過最好看的喜劇片了。
整部片魔幻到不行的古典歐式建築和街道就像是活生生搭建起來的拍片現場,妻夫木聰飾飾演的備後在戲裡是個怕死的"卒仔"黑道小弟,同時也是個菜鳥導演,半哄半騙的將佐藤浩市飾演的三流演員村田去賣力揣摩殺手的角色,演了一齣又一齣的戲碼以逃過黑道老大天鹽下的追殺令。
然而不論是角色、劇情、還是場景,真真假假之間的巧妙安排,劇中現實與演戲之間的激盪,卻也正是《魔幻時刻》最魔幻的地方。
假導演備後不給劇本(還硬拿北野武的拍攝手法來為自己加持),不限制假殺手村田的臨場發揮,反而讓之前潦倒不得志的村田的演戲天份被激發了出來,在真實的黑幫社會裡闖出一片天。
裡面有太多橋段是會讓我猛踢椅子大笑的(比如說村田連續三次舔刀子的恐嚇戲碼),也有好幾幕讓我感動的快要掉眼淚。
村田最喜歡的一句電影台詞是「我不怕死,只怕自己活的沒有尊嚴。」
他最崇拜的老演員告訴他,「白天與黑夜短暫交會時,天空浮現一抹抹的雲朵和淡淡的彩霞,紫紅色調裡一絲絲的金光有股魔幻的感覺,那是一天中最美麗的時刻,也就是所謂的 Magic Hour。」
所以對村田來說,即使過去在戲裡總是擔任一些沒有尊嚴的替身角色,他還是一直在尋找著屬於自己的魔幻時刻。
直到電影的最後,村田終於在戲院裡看到了自己扮演殺手的影像出現在銀幕上,縱然沒有其他觀眾,他仍舊滿足的流下了眼淚。
小人物為了追求夢想的發光發熱,或許因為符合自己當下的心境,這大概是整部片裡最讓我感動的一幕。
(也頻頻讓我想起喜劇之王裡面尹天仇總是抱著的那本 Stanislavski【演員的自我修養】啊~)
Labels: 雕刻時光
2 Comments:
嘉嘉..
明天吃完晚飯幹什麼呢!?
毆屎~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